您的位置:首页 >市场行情 >

四川窖藏文物见证宋元战争史

2020-11-04 17:23:42 来源: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江油发现南宋瓷器窖藏 折射南宋末年四川战乱史

  

继上世纪90年代遂宁发现全国最大规模南宋瓷器窖藏以后,将珍贵瓷器等生活用器埋于地下的窖藏,再现绵阳江油。记者7月10日从江油市文管所获悉,在江油市太平镇合江村一在建工地上,7月4日出土了一批南宋窖藏。这个埋在地底的“大坛子”里,共清理出3件精美青铜器和36件瓷器。其中,保存完好的瓷器已初步被确定为宋代六大名窑之一的龙泉青瓷。这次窖藏的出土,钩沉出南宋末年残酷的四川战乱史。

出土瓷器。出土瓷器。

瓷器窖藏现身江油

  

江油市文管所所长温剑介绍,窖藏所在之处,是工地范围内一个名叫“魏家院子”的地方,是一处大型停车场的边缘。当施工的挖掘机开挖排水沟时,发现了一个酱油色的大坛子。考虑到可能挖到了文物,施工立即停止,江油市文管所以及四川省文物考古院的相关专家很快赶到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

  

这是一个高50厘米、底径20厘米的酱釉四系罐,由铁盖密封。在近千年以后,铁盖锈蚀成几块残片,但考古人员清理掉残盖之后,却发现罐子里果然藏了“宝贝”。

  

温剑说,罐内最上层放的是3件青铜器,保存完好。其中有两件双耳铜壶,另有一件铜香炉,香炉的提钮还能看出雕刻生动的卧姿小鹿。打开香炉,里面还被人巧妙利用空间,装入了17枚“崇宁通宝”铜钱。取出青铜器,下面就是层层叠叠码在一起的瓷器,共计36件,包括碗、盏、盘、豆等各种器形。“当时我们以为是四川本地的邛窑瓷器,现在专家倾向于属于龙泉青瓷。”经考古人员清理后,这些瓷器发出润泽光芒,有的还雕刻了莲花瓣纹和双鱼纹,看上去别有一番古朴韵味。

出土青铜器。江油市文管所供图出土青铜器。江油市文管所供图

战乱背景下的无奈之举

  

这批实用且颇为精美的生活用器,为何会被埋藏于地底下呢?

  

温剑说,事实上,南宋时期的窖藏在四川已不止一例。1991年,遂宁金鱼村的村民在自家菜地挖坑时,便挖出了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一宗瓷器窖藏,大量龙泉青瓷、江西景德镇瓷器等文物,撑起了一座博物馆,其出土的荷叶盖罐龙泉青瓷,已是国宝级文物。而把大量精美的瓷器以及其它生活用具埋于地下,完全是南宋末年战乱阴影下人们的无奈之举。南宋末年,蒙古铁骑长驱直入,在四川遭到了宋朝军队的殊死抵抗,使四川成为蒙古攻打南宋的主战场之一。这里的百姓为躲避战乱,不得不举家逃难,将无法带走的生活用品埋于地下,则是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重回故土。

  

龙泉窑,南宋6大名窑之一,在今浙江省龙泉市境内。远在四川的江油,什么人能够大量使用这种窑口的瓷器呢?现场相关考古人员介绍,江油合江村地处江彰平原,一直就是一个富庶的区域。这里以前也曾出土过类似窖藏,它们或许由当时的官宦或大户使用,这也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匹配。

  

温剑说,这批瓷器及青铜,如今正在省考古院进行修复,“未来希望能够在江油青莲乡新开馆的李白纪念馆分馆展出。”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四川窖藏文物见证宋元战争史

四川窖藏文物见证宋元战争史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江油发现南宋瓷器窖藏 折射南宋末年四川战乱史  继上世纪90年代遂宁发现全国最大规模南宋瓷器窖藏以后,将

2020-11-04 17:23
从辨锈着手是鉴别空首布真伪的重要手段

从辨锈着手是鉴别空首布真伪的重要手段

  喜林德泉  空首布透视着我国先秦货币文化,标志着我国古代货币制度的形成,自然也是众多泉家喜欢的收藏币种。  近些年来,随着钱币

2020-11-04 16:39
金口未开的祺祥通宝鎏金母钱

金口未开的祺祥通宝鎏金母钱

  祺祥通宝是清始铸,还未发行,十月五日即被勒令废除,祺祥年号仅存69天。铸币回炉铸为同治钱(1861年),与祺祥重宝一起并称为中国寿命最

2020-11-04 14:05
七旬老人用毛笔勾勒出山城重庆

七旬老人用毛笔勾勒出山城重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活跃在大街小巷的力哥 上世纪没有大桥时的车渡船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菜园坝火车站 上世纪四十年代前重庆人江上取水 上世纪初

2020-10-29 15:44
承前启后的吴门画派——沈周及其传人

承前启后的吴门画派——沈周及其传人

  文 杨金仙(杭州文物有限公司副研究员)  吴门画派与吴门四家并非同一回事。他们都是明代中期出现的以山水画为主的绘画群体,但前者

2020-10-29 13:44
大学生晒被又出新花样雕塑上晒被子被玩坏了

大学生晒被又出新花样雕塑上晒被子被玩坏了

  近日,大学生晒被子又出新花样,四川传媒学院被一组雕塑上晒被子走红网络,被同学们拍下后P成表情包,各类花式造型层出不穷。图为网友

2020-10-29 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