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应用专家毛用泽逝世,共和国今年已痛失5位两院院士
2022-03-07 03:04:12 来源: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工程院方面获悉,核技术应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毛用泽,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6日在北京逝世。
公开资料显示,毛用泽(1930。9。1-2022。3。6)是核技术应用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进修核物理,1954年结业。
毛用泽参加创建了我国首次核试验早期核辐射与放射性沾染效应参数测量技术、现场辐射防护监测以及高空核烟云取样技术,并组织指导现场实施。他参加创建并发展了我军核监测专业的核爆辐射防护剂量学、核爆探测学、核监测装备系列与军用标准化等,获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参加创建我国核电站场外应急辐射监测的科学技术研究。参加创建我国核仪器标准化技术研究,取得了一批国家标准等重要成果。
毛用泽建立了完整的核监测专业系统研究与研究生培养基地与队伍,培养了一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毛用泽是进入2022年以来第5位离世的两院院士。
作为国家分别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均为终身荣誉,并称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无党派人士,我国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原机械工业部(局)科技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徐性初同志,于2022年1月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潘自强,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1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矿冶学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戴永年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27日18时16分在昆明逝世,享年92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土壤农业化学家朱兆良,于2022年1月30日14时2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工程院方面获悉,核技术应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毛用泽,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6日在北京逝世。
公开资料显示,毛用泽(1930。9。1-2022。3。6)是核技术应用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进修核物理,1954年结业。
毛用泽参加创建了我国首次核试验早期核辐射与放射性沾染效应参数测量技术、现场辐射防护监测以及高空核烟云取样技术,并组织指导现场实施。他参加创建并发展了我军核监测专业的核爆辐射防护剂量学、核爆探测学、核监测装备系列与军用标准化等,获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参加创建我国核电站场外应急辐射监测的科学技术研究。参加创建我国核仪器标准化技术研究,取得了一批国家标准等重要成果。
毛用泽建立了完整的核监测专业系统研究与研究生培养基地与队伍,培养了一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毛用泽是进入2022年以来第5位离世的两院院士。
作为国家分别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均为终身荣誉,并称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无党派人士,我国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原机械工业部(局)科技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徐性初同志,于2022年1月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潘自强,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1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矿冶学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戴永年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27日18时16分在昆明逝世,享年92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土壤农业化学家朱兆良,于2022年1月30日14时2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
-
蒲公英智能组网助力无人机电力巡检系统设备4G联网
(原标题:蒲公英智能组网助力无人机电力巡检系统设备4G联网)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我国已
2022-03-07 01:38
-
魅族Note8不止拍照好,Flyme更是修图担当
随着近年来手机行业整体拍照水平的进步,携带轻便的手机来拍照便成为摄影爱好者的选择。对于拥有专业知识的摄影爱好者来说,拍出一张在
2022-03-07 00:24
-
曝联发科首次打入苹果供应链:将为Beats提供耳机芯片
联发科在2020年凭借天玑系列芯片出色的表现,已经在手机芯片市场打败高通成为最大供应商,这也引来了科技巨头苹果关注。 据腾讯科技援
2022-03-06 22:30
-
技术创新能力获认可吉高千方成功交付3.59亿龙蒲高速项目
(原标题:技术创新能力获认可 吉高千方成功交付3。59亿龙蒲高速项目) 近日,吉林省龙井至大蒲柴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千方科技旗
2022-03-06 21:49
-
谷歌佩奇投资,这款飞行汽车要年底上市?
(原标题:This is the first footage of Larry Page’s ‘flying car’) 网易科技讯4月25日消息 据CNBC报道,谷歌
2022-03-06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