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钱币收藏 > 人民币 >

味库2.0:先选一个你最想吃的食材,再自由组合一道菜甚至一顿饭

2022-09-29 04:01:50 来源:

/

  --“今晚我想吃土豆和番茄!”

  --“但是土豆可以和番茄一起炒吗?” “如果煮成两道菜要怎么做?”

  上面这样的问题常常在我想回家做饭的时候出现在脑海里。但估计是我脑海里现有的从食材到完整菜谱的路径太少,导致我常常只能搭配出缺乏新意的菜。不过,我们之前报道过的味库近期推出了他们的2。0新版本(Android已上线,iOS近期推出),就想解决这个问题。

  打开味库2。0版本,最大的特色就是其页面下方正中间的“厨房”板块。这个“厨房”板块很像一个“食材的加减计算器”,用户可以先选一个自己最想吃的食材,系统便会在选择完之后向用户推荐可和该食材搭配成一道菜的其他食材,而后用户可以再在这些备选食材中选一个自己想吃的食材,直至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后,选出自己最想做的那道菜的菜谱。

/

  换言之,只要你有最想吃的那个食材,味库就可以通过食材的可搭配算法推荐来一步步启发你,直到你规划完自己的一顿饭的食单。

  从后端的角度来说,味库的这次改版进行了很多菜谱模型的重构——也就是把每个菜谱都打散到最小的食材单元,从而使菜谱变得可计算。举个栗子,比如原来用户生成的一道农家小炒肉菜谱使用的食材是猪肉,但其实这道菜也可用牛肉或者羊肉来做,在系统对菜谱分析的颗粒度不够小的时候,用户就会搜索不出来这道菜。而一旦系统能把每道菜都拆解成食材为单元,并了解食材和食材之间的搭配关系,用户便能很容易地从不同的路径(比如猪肉+青椒=牛肉+青椒=农家小炒肉)最终都搜索到这个经典的做法。

  那么重构菜谱的好处是什么呢?其实一旦把食材互相关联的模型建立起来,未来用户搜索菜谱时再往上添加维度就可以变得很容易,也可以更多样,比如想做15分钟可以快手做完的,或者用户想吃素淡的,只要再往模型上添加维度便可以组合。

  味库的联合创始人海若告诉我,目前味库能组合出来的是一道菜,但是未来他们希望可以做到组合出一顿饭,比如用户买了500g牛肉,系统可以自动帮他搭配其中300g做哪道菜、200g做另一道菜,实现真正的智能化计算。

  另外,味库这个版本还新增了吃货去哪儿的版块,主要向用户推荐一些和美食相关的活动(例如与艺术家一起做菜、eatwithchina的活动等等)。新增这个版块的逻辑主要是味库认为学做饭应该在厨房外,通过和达人的交流来克服新手进入厨房的恐惧,一旦用户进入了厨房,就不要再为不知道如何做菜而紧张,而是可以享受这个过程,所以味库未来还会做很多线下的推荐。

  最后,海若说,他们的数据结构已经准备好,下一个版本想做得更个性化,可能会把首页上菜谱空间留到更少,而把用户想买的菜、他们自己参加过的活动都放到首页上来,让每个人的首屏都不一样,听起来还挺像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厨房日志”的。

/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苑伶]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华为关联公司公开“无人机系统的飞行授权”相关专利

华为关联公司公开“无人机系统的飞行授权”相关专利

  天眼查App显示,3月19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一项名称为一种无人机系统的飞行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12533139A,

2022-09-29 03:27
实力认证EDIFIER漫步者三款产品喜获iF设计大奖

实力认证EDIFIER漫步者三款产品喜获iF设计大奖

  (原标题:实力认证 EDIFIER漫步者三款产品喜获iF设计大奖)   4月13日消息,国内知名音频品牌漫步者旗下三款产品MC500、MP500+、MP10

2022-09-28 14:54
传苹果一技术精英离职曾为GoogleX创始人之一

传苹果一技术精英离职曾为GoogleX创始人之一

  (原标题:Key Apple Health Technology Executive Said to Depart Company)    网易科技讯 12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

2022-09-28 06:00
脑科学研究表明:爱做白日梦的人更有创造性

脑科学研究表明:爱做白日梦的人更有创造性

    【网易智能讯 1月4日消息】拥有坚定的决心对很多人来说往往都只是一厢情愿的事。决心难以持久,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他们的目标模糊不

2022-09-28 04:31
GORE-TEX品牌重磅推出新型膨体聚乙烯薄膜

GORE-TEX品牌重磅推出新型膨体聚乙烯薄膜

  (原标题:GORE-TEX品牌重磅推出新型膨体聚乙烯薄膜)   美国马里兰州埃尔克顿(2021年9月29日)—— W。 L。Gore Associates(戈尔公

2022-09-27 23:40
IBM语音识别:仿生蝙蝠耳能用声纳精准“聆听”

IBM语音识别:仿生蝙蝠耳能用声纳精准“聆听”

  蝙蝠使用生物声呐,为夜晚在丛林中飞行导航。他们的超声波脉冲,可以比人造声呐装置更精确地对声音进行定位。为复制、驾驭这种能力,IB

2022-09-27 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