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市场行情 >

甘肃收藏者全球淘千余件傩面具传承原始图腾文化

2020-11-22 11:58:20 来源:

图为贾森栋和他收藏的傩面具。刘薛梅摄图为贾森栋和他收藏的傩面具。刘薛梅摄

  中新网兰州4月18日电 (记者 刘薛梅)在收藏达人贾森栋的展厅里,千余件从世界各地淘来的傩面具琳琅满目,尽显原始图腾文化和古老的民俗风情。

  在众藏品中,贾森栋尤为欣赏豳(bīn)地傩面,其造型古朴、粗犷,富有浓郁的民族情味,有着极其强烈的黄土高原生活气息。

  贾森栋18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将把收录存储豳地傩面的图谱纹样及实物照片,进行数字化保护,建立豳地傩面数据库,制定傩面制作工艺流程标准,弘扬这一远古文化遗存。

图为展示傩面具。刘薛梅图为展示傩面具。刘薛梅 摄

  资料显示,豳地傩面和傩文化都起源于原始社会,兴于商周时期,集大成于周先祖的“傩仪”,是远古人们在固定季节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以求得吉祥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表演者头戴面具有固定的姿态及特定的表演动作。

  贾森栋说,豳地傩面有五大特征:原始先祖人物形象俱全,造型奇异多变;面部轮廓和五官表现鲜明突出;标志性额头纹饰;面部表情丰富;彩绘着色考究。其制作技艺是按照陇东传统傩面图谱纹样,以柳木和杨木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取材、制坯、雕刻、上灰、彩绘五个流程20多道工序,其制作技艺现主要流传于甘肃庆阳市环县一带。

图为收藏的傩面具。刘薛梅图为收藏的傩面具。刘薛梅 摄

  豳地傩面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贾生鑫介绍,制坯是雕刻面具工作的开始,根据面具品种的长度粗细,挑选材料修树皮,进行平整,截原木劈成两半,然后进行固定、开脸等。开脸是根据面具人物面部特征,勾勒单线轮廓,大体确定五官位置,这是制作面具的一道关键工序。

  贾森栋说,豳地傩面的造型因角色的不同而有差异,其表现手法主要以五官的变化和装饰来完成人物的骠悍、凶猛、狰狞、英气、狂傲、奸诈、滑稽、温柔、妍丽等性格形象塑造,让人获得无穷的艺术美感。

图为贾森栋收藏的傩面展厅。刘薛梅图为贾森栋收藏的傩面展厅。刘薛梅 摄

  豳地傩面是极为珍贵的远古文化遗存,完整地保存了中国极其丰富的原始图腾文化和古老的民俗风情,保存了先民传统的哲学、美学和造型艺术体系,为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美学、艺术学等领域提供了许多可追溯和借鉴的信息,被艺术界视为极其宝贵的“活文物”。

  目前,甘肃省民俗文化产业协会已整理、收藏了甘肃境内濒临失传的豳地傩面等200余件;传承和整理了我国著名民俗文化专家、世界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王光普原创的三皇五帝以来的帝王将相、道教人物、古典名著人物和历史名人傩面图谱1000余幅,开发傩面作品500余件,并进行了数字化保护与数据库建设。

  傩面彩绘着色考究,采用汉民族通用的“红为忠,粉为奸,黑为正直,黄为残暴,绿为侠义,金银为神妖”等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与性格特征。刘薛梅 摄

  同作为甘肃省民俗文化产业协会负责人的贾森栋表示,下一步将实施“豳地傩面制作技艺和创意设计人才培养”工程,通过集中培养、实习考察、艺术创作的方式培养具备豳地傩面传统雕刻制作技艺人才,以及豳地傩面造型设计、豳地傩面文创产品、豳地傩面旅游产品等创意设计人才,保护传承豳地傩面制作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甘肃收藏者全球淘千余件傩面具传承原始图腾文化

甘肃收藏者全球淘千余件傩面具传承原始图腾文化

图为贾森栋和他收藏的傩面具。刘薛梅摄  中新网兰州4月18日电 (记者 刘薛梅)在收藏达人贾森栋的展厅里,千余件从世界各地淘来的傩面具琳

2020-11-22 11:58
中国国家画院与商务印书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国家画院与商务印书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现场  2018年4月18日,中国国家画院和商务印书馆在中国国家画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实现优势互补,以期通过优质的传媒渠道,使中

2020-11-22 11:12
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汉代马题材文物鉴赏

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汉代马题材文物鉴赏

  来源:收藏快报图1鎏金铜立马 图2玉羽人奔马  天马来兮从西极,径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征

2020-11-22 10:28
池边清浅见金鳞玉鱼赏玩

池边清浅见金鳞玉鱼赏玩

  国人好鱼,传统的鱼纹、鱼饰和鱼形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最常见的纹饰。本文以从古至今博物馆藏玉鱼为主探究传统鱼纹鱼饰。  前不久新觅

2020-11-22 09:44
第八届北京阅读季:听宿悦谈书法艺术

第八届北京阅读季:听宿悦谈书法艺术

活动现场  在第八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期间,中国书店为推动北京全民阅读、丰富首都文化活动,增强首都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品质,围绕阅读

2020-11-22 08:58
商代青铜铙鉴赏

商代青铜铙鉴赏

  来源:收藏快报:文:关古  马鞍山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商代青铜铙(见图),高52。5、长41、宽26。6厘米,重54千克,2002年在马鞍山经济

2020-11-22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