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文物修复室了解唐墓壁画修复过程
2020-10-18 10:37:04 来源:
[解说]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一处开放式文物修复室,主要开展“文物修复季”工作。目前文物修复季特展第五季暨2019年第一季“丹青焕彩——唐墓壁画修复展”正向公众开放展出。1月16日,记者探访该文物修复室,了解唐墓壁画修复过程。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室自2018年开放以来,先后展览了书法、金属、陶瓷、木器家具等文物修复工作。旨在弘扬传统技艺、普及文物保养知识,为公众揭开文物修复工作的神秘面纱。据悉,此次文物修复季展出的唐墓壁画“列戟图”在库房存放了五六十年,已出现酥碱、断裂、泥垢等20余种病害问题,其中针对画面污染及钙质土垢,修复师们正在使用干清洁法及湿清洁法进行修复工作。
[同期](陕西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张群喜)
我们这次要修复的这幅画呢,问题比较多,表面呢重要的就是这种污染比较严重,泥土啊、土锈啊,这个残留胶啊,包括这个灰尘,这个污染比较严重,同时呢这个断裂比较多。那么针对这个问题呢,我们就是要保证在壁画出现断裂情况下,使它在稳定的状态下来清理表面的这个泥土啊这些污染物。
[解说]记者现场看到,文物修复室大概有130平方米左右,透过玻璃可以清晰地见到修复师们正在修复台前对唐墓壁画“列戟图”进行修复工作。据介绍,文物的展出需要有真实性、稳定性以及可读性和美学性,修复过程中对修复师的技艺要求较高,有时一件文物的修复周期从数月到数年不等。
[同期](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保管部馆藏壁画研究中心主任 马艺蓉)
我们采用的是最小干预的一种原则,那么就是说我仅仅是从色彩的层面上,从材料的层面上,进行它的这个结构补全和这个色彩的这个与周边的这个渲染和一致。那么我不进行这个线条的这个恢复,那么从这个层面上呢观众可以通过自己对这幅作品的这个理解呢,然后把这幅作品恢复成它历史上曾经的样子。
[解说]马艺蓉告诉记者,作为修复师对待每一件文物都要有工匠精神,细细品味文物背后的故事。同时要耐住寂寞,用最科学的技巧去慢慢挖掘和诠释文物,让文物“活”起来。
梅镱泷 高铖 西安报道
-
国宝之旅:颂簋再现3000年前西周册封大典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师文静 颂簋档案 质地:青铜 年代:西周 祖籍:不明 尺寸:通高30。1、口径24。2厘米,
2020-10-18 09:53
-
特别展示之二:大遼篆书钱币系列问世之谜
要点:过去称辽钱上八品、下八品等等,在这批小平钱中到缺了一部分、例如咸雍通宝、大康通宝、通行泉货等等。但是后辽的年号钱几乎都有
2020-10-18 08:20
-
央视大型纪录片《藏家》开机寻找天下藏家启动
二十余家媒体集聚,寻找天下藏家。 提到收藏家这个名词,让很多人容易联想到他们是有时间、有财力、有能力的一群人,是靠收藏获取更
2020-10-18 07:38
-
土耳其艺术家给照片添加巨人破旧街区成童话世界
一个会摄影,会插画的建筑师,一定会创造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来,而来自土耳其的Hakan Kele就是这么一个特殊的存在,他给自己拍摄的那些
2020-10-18 06:54















